意昂体育官网怎么样
2024-08-12 23:10:06

数字乡村建设核心在应用场景开发

分享到: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积极探索丘陵山区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图为5月18日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二东村“数字育苗工厂”里,技术员利用智能灌溉系统进行辣椒苗喷淋作业。新华社发(邓良奎/摄)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到2024年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力。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与此同时,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相继发布,《指南2.0》按照“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思路,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数字乡村建设框架。

  当下数字乡村建设进行了哪些探索,进入到了哪个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

  2019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数字乡村建设作出系统安排。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指导各地积极开拓创新,打造了一批具备复制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但从几年的实践看,全国数字乡村建设仍处于深入探索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数据整合共享机制仍需健全、内生发展动力仍需加强、可持续发展模式仍需探索等问题。此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新形势下数字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指南2.0》明确,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从农村生活场景延伸至生产经营场景,因地制宜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宽带网络、卫星网络和窄带物联网(NB-IOT)等多种方式,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区域的网络覆盖,满足农业农村用网需求。鼓励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北斗导航地面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生产区域北斗时空基准服务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电信普遍服务和农村地区4G基站补盲建设,推动实现边境地区移动信号全覆盖:逐步推进5G和千兆光纤网络向有条件有需求的乡村延伸。

  “随着数字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数字技术逐渐应用、试点项目不断推广,规模化和全面普及指日可待。”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南1.0》基础上,《指南2.0》进行了5个方面的优化完善,其中包括:将原“公共支撑平台”内容纳入“涉农数据资源”,强调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将“乡村数字经济”中的“智慧农业”单独成章,以更好地指导各地智慧农业发展。

  “涉农数据是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元数据,一是涉农数据能够为研发试验提供环境仿真模拟,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持。二是涉农数据为精准农业提供后台支持,通过智能农业装备实现无人耕种,全智能化操作。三是涉农数据能够为农产品安全溯源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科创中国高丞乡创专业服务团团长孙文华表示。

  《指南2.0》进一步指出,加快完善乡村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利用航空航天遥感设备、测绘无人机、农业物联网和各类传感终端,推动涉农数据资源天空地一体化自动采集。推动主体、资源、产品等各类涉农数据汇聚共享、统一赋码,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促进数据开放共享。逐步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省、市平台提前规划设计好各类数据接口,县级部门作为省、市系统平台的数据采集和使用终端,避免县县建平台形成新的数据孤岛。

  福建省上杭县就有着很好的探索实践将跨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纳入“数字上杭”建设范畴,开发区县级政务服务小程序“杭好办”,建立全县数字乡村要素资源目录体系,汇聚全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以及乡村振兴等全过程数据和相关主题数据库,形成乡村数据底座。截至2023年10月,该平台已实现39个部门534项数据汇聚。与此同时,打通省、市、县平台,“单点登录”实现福建省“一号通认”。

  “涉农数据的价值巨大,它能促进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帮助政府科学决策,有效规划农业发展;助力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未来,这些数据可应用于农业保险精算、气候智能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等领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自然灾害风险,为农民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以及支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等。”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认为。

  过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如今是在手机上“种地”,在“指尖”浇水、施肥、控温如今,我国智慧农业的“智慧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通过遥感技术以及农业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农户就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决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智慧农业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农业病虫害的自动识别和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农产品市场的精准预测。”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

  “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生产模式、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的全面变革。”梁海明表示,智慧农业将变得更加高效、可持续和智能化,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他举例说,未来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农场管理。比如,在全自动化农场,通过AR和VR技术,农民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接受农业技能培训。传统农民合作社向智能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协同生产、市场开拓等,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

  “应立足农村当地具体现实,强化宣传教育,加快完善相应的规则制度,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此外,还应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让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地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数字乡村建设也需要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等。”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坚鹏表示。

  “数字乡村建设的应用场景开发还有很大空间,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应用,需要加大地方政府在数据乡村方面的应用力度,由地方政府引导,社会逐步参与。”孙文华表示。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上一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解读
下一篇:社区动态 网络安全共筑共享社区工委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