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中国电信研究院6G研究中心标准总监,长期从事3GPP、CCSA等移动核心网的国际国内标准化、6G前瞻研究及IEEE有关学术活动,担任IEEE ICC、Globecom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技术委员会主席。目前是3GPP SA1副主席、中国通信协会TC5移动核心网和人工智能组副组长(CCSA TC5 WG12)、IMT-2020(5G)应用组副组长、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多模态网络与通信”专家库专家、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专家。发表20多篇SCI/EI论文,现有《5G网络技术与业务应用》专著一本,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摘 要】为了解决5G网络与物联网卫星网络存在明显差异,达成双网的无缝融合,开展通过在双网间增加融合通信平台使双网互联互通的技术研究。根据物联网卫星的网络特性,从搭建融合通信平台后的融合网络的典型业务分析入手,梳理星地典型信令流程如数据传输、鉴权、位置更新、双向短消息等,并分析了安全边缘保护、一号双网、短消息加解密等关键技术和功能。通过验证,该融合通信平台达到了短消息数据泛在接入和双向传输的效果。所提的融合通信平台是可行的,具有实操性。
【摘 要】独立非公共网络是行业专网应用中的重要技术,其能够独立组网并进行灵活配置的特点可以满足行业用户的定制化业务需求。对独立非公共网络技术的标准演进情况进行介绍。研究多个独立非公共网络共存的场景下,对非公共网络用户的统一认证授权能力。研究了通过引导网络实现的针对终端的独立非公共网络签约凭证和选网信息的远程配置机制。针对独立非公共网络和公共网络业务协同场景,研究了上层网络和下层网络间的QoS映射机制。对独立非公共网络未来的演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摘 要】传统校园网络用户存在难以接入校园内网、访问校园内网数据资源易断开、需要频繁切换等问题,在5G SA网络能够灵活组网满足不同差异化需求的情况下,希望能够基于5G网络,在校园内外的任何地方使用移动终端通过5G网络安全方便地访问校园内外的网络。部署基于专用DNN的5G双域专网的校园网,只要校园用户完成在网络中的签约,就可以实现基于5G大带宽和低时延的安全高效校园内网资源访问,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访问公共网络,不影响内网的访问。经信令跟踪并分析验证,5G双域专网技术方案能实现高校用户的4G/5G融合场景下省内/省际漫游下内外网流量的无感切换。通过在某高校5G双域专网的部署验证成功,证明5G双域专网应用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绝大多数5G专网内外网访问的业务需求。
【摘 要】介绍了5G核心网智能化领域的标准发展现状及最新进展,指出智能内生架构、分层分布式智能协同、人工智能即服务和AI服务质量等是后5G(5G-Advanced)和6G的核心网智能化趋势,进一步指出6G网络智能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体系化设计有待深入、数据收集规范性与开放性受限、网络通信特定AI算法技术积累欠缺,以及不断变化的未来终端形态和需求等。
【摘 要】针对5G网络下的联邦学习架构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通过5G网络的帮助来提升移动终端收集的小样本数据对于训练全局模型的重要意义。从具有不同本地数据集的终端可以加速模型训练和增强模型泛化能力的理论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5G系统优势,实现在通信资源约束下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终端成员,从而达到联邦学习效果最大化的目的。基于3GPP 5G系统现有架构,提出了支持联邦学习的5G架构以及典型解决方案流程,最后给出了仿线G网络对于联邦学习具有良好增益。
【摘 要】随着5G业务形态呈现多样化,核心网需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网络数据分析能力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NWDAF作为5G核心网络架构的一部分,可以向网络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为实现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它的功能在不断地被增强和完善,但在研究和实际应用时也会面临诸多挑战。聚焦国际标准化组织对NWDAF的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NWDAF核心技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在3GPP各个标准版本中NWDAF网络分析架构和网络分析能力增强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了NWDAF核心技术未来演进的挑战和方向,指出了NWDAF在实际应用时所面临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要求高等挑战,同时针对相关挑战展望了NWDAF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研究可信的分布式AI技术以及跨平台AI模型共享技术等。
【摘 要】考虑到4G/5G融合网络中5G动态变化的策略参数可能会与4G静态参数产生冲突的问题,结合3GPP R18研究课题内容及运营商现网不同的部署方式,探讨了多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考虑到对网络架构的影响,认为PCF下发RFSP索引的同时选择下发该RFSP索引的有效时间值的方案是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后续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策略增强的标准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策略;动态策略下发;4G/5G互操作;频率管理
【摘 要】随着5G网络的建设和关键技术的发展,5G专网和电力应用开始大规模融合,催生出能适应电力需求的5G电力专网。首先,梳理电力“发”、“输”、“变”、“配”、“用”多个环节各类业务对通信网络时延、带宽、覆盖范围等指标的初步要求,并通过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网差动保护、计量自动化三大典型电力业务场景分析电力业务对通信网络时延、带宽、可靠性、连接数等性能的详细需求;其次,重点阐述适合电力业务场景需求的5G软、硬切片专网方案和公网专用、专网专用的5G核心网组网架构,同时分析5G核心网5G LAN、端边协同等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际落地的5G电力专网案例和成果验证说明5G电力专网已基本能满足电力业务对带宽、时延、安全等需求,同时提出5G电力专网规模化商业应用还需解决5G切片颗粒度偏大、业务开通不够智能化、产业链升级缓慢、关键技术还需迭代等问题。
【关键词】5G电力专网;专网网络架构;5G核心网关键技术;专网应用与实践
【摘 要】为了研究5G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5G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部署方案。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5G切片、定制网等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智能负荷调度,新能源消纳及安全保障等不同场景部署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对部署效果进行评估,对痛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优化解决方案。实例证实,5G技术能够满足电力行业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具有推广运用的价值。因此5G技术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和相关新技术,有助于电力行业产业升级,其相关新需求也能推动5G技术演进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22EHB002);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
【摘 要】5G和无人机技术的融合,丰富了传统无人机的应用服务场景,然而5G无人机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针对5G无人机网络安全问题,调研了加密通信、信任管理等典型安全防护手段,同时针对无人机设备端存在的GPS欺骗等攻击,归纳了物理特性分析、物理隔绝等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5G无人机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 要】为应对当前5G规模化应用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集约化管理、业务灵活接入、终端自主管控以及降低5G应用成本的实际问题,以广东电网公司5G规模化推广应用为例,从网络、终端、管理、应用4个方面开展基于省地协同的5G电力虚拟专网规模应用及自服务管理模式的研究。针对国内多运营商网络部署特点和不同地市电力业务差异化需求,提出了省地协同的5G电力虚拟专网部署架构。针对电力业务特点,提出两类定制化融合5G的智能终端,实现5G与电力异构组网通信。在面向电力业务的支撑和管理方面,设计了一种面向5G自服务的电力业务支撑系统,实现对5G网络切片、5G电力卡以及5G终端设备的实时管控。最后,对所研成果系统性规模化应用的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摘 要】针对5G+工业互联网隔离方案,行业调研统计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在5G 2B应用中占比较大,用户对网络安全尤为关注,特别是公网专网如何有效隔离。首先通过对目前5G ToB专网网络架构进行分析,从终端、网络、边缘MEC、企业私有云、运维管理5个方面分别分析网络存在的风险。其次针对网络侧存在的风险,为满足用户相关安全要求,提出通过无线基站广播新PLMN、TAI+PCF白名单、TAI+切片三种隔离方案并进行可操作性分析,对TAI+切片方案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通过某工厂5G+工业互联网实际案例对TAI+切片方案进行了验证,得出在现阶段该方案既满足公网专网隔离相关安全要求,同时具备可快速实施性的结论。
【摘 要】为推动第五代(5G)通讯技术持续发展和R16、R17标准中各项关键技术的应用,首先针对5G网络标准进展情况和各项技术应用需求场景进行分析,其次对R16定位、CA等关键技术进行试点应用研究,测试结果增益明显,达到理论要求,最后对5G-Advanced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通过深入试点研究可持续推动5G标准中各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 要】为了分析3GPP 5G-Advanced的核心网定位信令路径优化的现状和进一步的演进方向,将当前3GPP核心网定位增强的路径优化方案划分为基于用户面和控制面两类,并对不同定位信令流程在UE和LMF、UE和LCS用户/AF之间的数据面,以及RAN和LMF、LMF和GMLC之间的控制面的主流方案进行描述,然后阐述了3GPP相关的最新结论。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定位功能在网元中的划分、基于数据面的定位信令传输以及新的定位方法等进一步的定位性能优化方案。
【关键词】定位服务;定位信令路径优化;垂直行业;LPP消息;补充消息;位置管理功能
史庭祥 1,2 ,张剑波 1 ,曹越 3 ,胡贵龙 3 ,徐方 1 ,徐法禄 1
【摘 要】随着行业应用下沉边缘云及“东数西算”国家级算力布局政策出台,基于算力分散的算力网络架构已成现实,为此亟待研究如何提升算力集约化和共享化水平。围绕“一朵云”和服务化思想,搭建IaaS和PaaS统一资源池以及大规模部署算力资源开通和应用部署方案,设计全局化“云资源池开通和应用部署中心”,分布式和分级化的“开通网关和部署网关”和阐述多云资源池的并行开通流程和应用并行部署流程等关键技术。在运营商开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有利于搭建面向应用无感的统一超大规模云资源池,实现算力供给新模式。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毫米波和水声的无中继海上跨介质通信研究”(LZ23D060003);2022浙江省“尖兵”项目“面向智慧海洋服务体系的海洋物联网关键装备研发与应用”(2022C03027)
【摘 要】为了研究在5G时代如何平衡用户个体体验和网络整体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无线G网络中的应用。通过用户感知多维判决、无线栅格构建、基于AI算法的免切换等手段,为体验变差的用户重新分配最优的服务模式、服务频率和服务小区,以达到充分保障用户网络体验的目的。经过现网验证,该方法适用于解决5G网络中普遍存在的上行弱覆盖问题,显著改善了抖音和直播等上行业务用户体验,在切换前后上行业务的体验速率相对平稳(5.83 ~ 5.92 Mbps)。该无线智能编排方案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网络资源和服务体验。
《移动通信》杂志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主办,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电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期刊、日本JST收录期刊。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44-1301/TN,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1010,邮发代号:46-18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