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漯河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总结如下:
(一)攻坚克难抓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为有力。全市交通基础设施上半年完成投资19.35亿元,已完成全年投资计划31亿元的62%,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高速公路完成10.52亿元,干线公路建设和大修工程完成6.21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94亿元,航运建设完成6832.2万元。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漯河段)工程完成投资4.25亿元:控制性节点工程、土方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稳定碎石和沥青下面层摊铺作业。周漯平高速公路(漯河段)工程完成投资6.27亿元:征地拆迁工作基本结束,整体清表已完成,大郭互通、石佛陈分离式立交桥等节点工程正在抓紧施工,施工便道基本打通。尉氏至临颍高速公路工程: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勘察设计和前期要件一体化招标工作已完成,已与十余家央企洽谈投资事宜。107国道漯河境东移新建工程完成5.18亿元: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毕,全线路基、桥涵和重要节点工程都已开工建设。绕城环线龙江路西伸、西环北延、S510漯舞快速通道工可已批复,初步设计文件正在编制。沙颍河航运工程:沙河漯河至平顶山航运工程桥梁改建、漯河船闸、马湾船闸、军李枢纽等控制性节点工程已经完成,航道疏浚已完毕,5月份已试航具备通航条件。漯河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漯河港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房建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预计收尾工程7月底前结束。
(二)牢记宗旨惠民生,群众出行满意度不断提升。把保障民生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出发点,把改善民生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落脚点,努力通过路、桥、场站等基础设施的提升,以及运输服务的改善,打造“有温度的交通,能感知的民生”。一是坚持公交惠民。持续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落实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荣获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成功入围“十四五”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已提请市政府研究通过实施方案,对2023-2025年工作任务进行逐年分解,确保三年创建成功。率先在全省创新推行公交车长标准化服务,打造出“温馨公交”。受到了广大乘客的一致好评,受到全国公交同行高度关注。二是实施“四好农村路”全域创建。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为揽总,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美丽农村路”创建,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道路保障。新改建农村公路55.1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5座,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和150%。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村客运班线路城乡班线开展公交化运营。积极开展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漯河市郾城区已进入第三批示范县论证答辩程序。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服务网络,全市已有82.95%的行政村设立了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农村邮件接转点总量达到1253个,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达到478处,4月份以高分通过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复查验收并在会上做典型发言。
(三)多措并举优服务,综合运输显著增强。一是帮助运输企业纾困。率先在全市物流业中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物流企业总体税收明显降低,企业受惠面达到100%。今年以来,漯河市交通运输服务持续发力,运通贷共落地235家,金额1.6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梯队;新增营运货车1387辆;1-5月份客货运周转量综合增速35.08%,全省平均综合增速11.66%,居全省第一。二是推动货运服务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网络货运,以双汇物流为示范引领,编制网络货运发展规划,今年以来新培养4家网络货运企业。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在2023年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评选中,我市7家企业入围全国百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上半年漯河港完成吞吐量66.05万吨,同比增长 29.05%;到港船舶 653船次,同比增长23.44%。三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快递物流企业服务,预计年底前快递物流企业可在我市设立6家分拨中心。实施县域物流中心培树工程,扶持货运企业壮大规模入规纳统,上半年全市新增营运货车1387台,预计年度可新增规上货运企业11家以上。
(四)完善机制保稳定,技防人防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完善机制。出台“每月一场现场会”、“每月一次媒体曝光”等机制,每月举行一次危化品运输领域现场观摩会,解决矛盾问题,加强相互学习,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梳理行业安全运行动态,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量化评比,向全社会通报安全生产“最放心”和“最不放心”企业名单,督促企业切实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开展危化品运输应急救援、水上救援、涵洞积水抽排、反恐处突、消防等应急演练65场。二是排查隐患。先后开展了岁末年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等,累计检查企业1524家,排查整改隐患526处。开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安全文明驾驶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教育培训并实施考核,上半年共组织“两类人员”考核7期,考核405人次,为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监管。坚持技防、人防相结合,全面提升安全技防水平,组织召开技防升级现场会,在普货行业推广4G应用智能终端,提供了“漯河经验”。目前,全市营运货车17480辆,已经安装4G设备突破了5000辆,安装比例28.6%。强化省级监管平台应用,组建综合交通运输调度中心,从事后监管转向事中监管,充分利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监管平台,对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精准监控,统一调度指挥,确保严格查处,平台违规告警率较去年大幅下降,部分指标从长期倒数跃居全省前列。
(五)依法行政抓作风,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三书送达”工作,强化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全力营造法治化交通营商环境。按照“谁处罚、谁认定、谁告知”的原则,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在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信用修复流程指南》,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失信行为类型、最短公示期和修复流程等内容,着力做好行政处罚信息的信用修复提醒工作。二是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提升交通服务窗口政务服务水平,率先在全省创新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局主要领导在大厅窗口全程接件办理,优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推行网络不见面处理案件。着力推进交通执法科技信息化。推行“双随机+非现场监管”新模式,梳理71项非现场监管事项清单,借助远程监控平台进行非现场监管,为基层监管减负,为企业迎检减扰。创新推行并实现高频事项异地通办,办结量、办理成功量、办结率等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三是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清洁运输比例,推广新能源交通装备;深化柴油货车等移动污染源治理,科学实施重型车辆绕城行驶。严格落实好重污染天气管控,确保建设工地、公路、港口、货运停车场及超限站区落实扬尘管控强制性措施到位;积极做好中央环保督查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公开工作、“回头看”工作。四是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精准打击公路违法超限,联合平顶山、周口、许昌等周边地市多次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依托固定超限检测站点,联合公安部门积极开展流动治超,打击绕行公路超限超载的违法车辆,重点查处“百吨王”等严重违法车辆,强化大件运输执法监管,严格落实“一超四罚”,防止超限超载车辆反弹。上半年共检测货运车辆91万余台次,查处超限运输车辆412台,其中“百吨王”48台,卸载超限货物13629.19余吨,移交公安罚款金额39.48万元,扣分1556分。将漯河超限率牢牢控制在千分之一下,基本消灭“百吨王”,治超成效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以“整车容、治乱象、打黑车”为重点,保持治理“黑车”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多次开展跨地市联合整治客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在辖区高速公路出入口安排专人布控值守,对非法营运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常态化推进高铁西站、火车站区域客运秩序整治,为乘客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交通环境。上半年,出动执法人员1600人次,执法车辆420台次,车辆3000余台,共检查各类违规营运车辆238台,“黑车”22台,成功拦截布控车辆38次,全市客运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研究:
(一)打造枢纽经济需要政策支持。漯河市作为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围绕强枢纽、畅循环、聚产业、促融合,以食品、农产品、轻工等主导产业,发挥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优势,不断完善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再造发展优势,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点规划现代服务业综合枢纽经济产业园,规划占地1500亩,主要建设仓储物流园区和铁路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资金来源问题尚未解决。
(二)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经验不足。漯河市力争2023年底开工建设尉氏至临颍高速公路,目前项目勘察设计一体化招标工作已完成,但高速公路跨越地级市、扩权县较多,涉及面较广,投资金额较大,地市对高速公路选择投资企业和投资人经验不足。
(三)港航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漯周段航道通行能力。沙颍河漯河港至周口段已经建成并于2019年投入使用,航道等级目前为四级,已不能满足大型船舶通过的实际需要。(2)漯平段铁路桥梁影响通航问题。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沙河漯平段航运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跨沙河的京广铁路桥和漯阜铁路桥暂缓改建,改建前桥区段按照七级航道通行,即最大通过船舶为50吨级。京广铁路桥和漯阜铁路桥已成为制约沙河漯平段通行大型船舶的瓶颈。虽然市政府、市交通港航部门多次与武汉铁路局进行沟通,但目前尚无积极进展。(3)漯河港临港铁路专用线项目亟待支持。为进一步推进铁路支线“进企入园”,漯河市急需开展临港铁路专用线亿元,资金来源问题尚未解决。(4)1.9亿元省补资金需尽快拨付。沙河漯河至平顶山段航运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剩余工程进展。(5)部分业务工作不顺畅。受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及全省水路事业集中统一发展的影响,我市港航部门职能有了较大变化,部分业务需要移交,部分工作职能范围需要进一步厘清。建议省级部门进一步明确港航工作职责,出台相关人才培养激励措施,探索港航事业新发展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继续坚持“党建引领、项目为王、转型为要、安全为本、廉政铸魂”,围绕漯河“井”字型环城高速网和大外环格局,强力推动平漯周高铁、许信高速、周漯平高速、107 东移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郑州都市圈南部“出海口”,加快推进沙河漯河至平顶山航运工程,加快漯周段航道升级改造、漯河港二期工程、临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建设,实施更高水平开放。围绕漯河“食品名城”建设,研究构建多式联运体系的路径,努力把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转变;围绕漯河“创新之城”建设,研究投融资模式创新办法,破解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融资难问题;围绕漯河“幸福之城”建设,研究破解城乡公共交通运营难、管理难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源头管理,强化事中监管,实现交通运输本质安全问题等等。确保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创先进,确保交通运输工作服务大局有成绩、改革攻坚有作为、行业治理有亮点,持续推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