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善治,社区更新才不会以项目完成而结束,项目中形成的治理机制、锤炼的治理能力,使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组织和机构都获得成长。规划设计行业以让城乡更美好为己任,可以为社区更新实践提供更充分的专业支持。愿每个社区都常住常新,成为每个人爱护之并贡献之的美好家园。
住房时间久了,出了毛病,房主如果有能力也有意愿的话,就会自行或请人维修;如果没能力或没意愿的话,房子条件就越来越差。对由很多住房集合形成的社区而言,如果出现较多问题住房,或者道路年久失修、设施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那么社区吸引力就会下降,衰败风险递增。犯罪学、社会学领域有一个名词“破窗效应”,如果一个社区住房窗户破损却没有及时维修的话,这种破窗就会越来越多。这种物质空间可见的衰败,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也与社会衰败、经济衰败呈现循环作用机制。
社区更新,是在社区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的原因在物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出现落后、衰败或失调等问题的情况下,相关主体依据一定的制度或机制,意图解决问题而采取综合性和整合性的社区发展策略和行动。由于社区问题成因的复杂性,社区更新策略应该是综合性和整合性的,能够推进社区在物质空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长期健康发展。
社区更新必然伴随变化,变化所关联的居民个体和利益主体众多,而变化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变动规模、变动速度也不尽相同。社区更新无论规模大小,都一定涉及多主体的联合行动,符合治理的基本特征“联合行动、调和利益、共同发展和持续行动”,社区更新本质上是社区治理。
现实生活中,即便是最小规模的更新——单个住房的维修或重新装修,也会由于交通运输、噪音等原因涉及邻里关系的处理,大规模的更新所牵扯的利益繁琐性可想而知。事实上,现代城市中规模化的社区更新一出现即引起巨大争议,1950s末波士顿西区的所谓贫民窟改造项目早已成为教科书经典案例,其中政府的意图和行政作用、关注该社区的文化人士的介入和呼吁,以及本地居民社区意识觉醒的过程,相似或相异的版本一再在世界各地上演。
社区更新中,对行动目标缺乏共识或在过程中失去共识,在无法调和不同利益和促进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即便行动强行完成,从治理角度看也是失败的。在国内的一些社区微更新项目中,由于过程中缺乏畅通的协商平台和意见回应渠道,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屡见不鲜。微更新虽微,也经常面临失败,需要构建善治思维引领的项目运作机制。
善治,其意义并不是发善心的治理,善在此处是“好”的意思,善治即好的治理——能够通过主体间的不断协调,以持续实施有利于共同发展的联合行动。善治基于合法、透明、稳定、廉洁、公正、高效的制度和机制,也高度依赖具体主体的责任性和协商能力。
以城乡规划专业视角来看,在社区更新过程中,需要关注关联物权和事权的社区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推动社区更新的实践主体,以及贯穿全过程、上下之间和多元主体之间的社会资本网络。以南京为例,基于上述框架可以观察到不少促进善治的探索,如政府对增梯、危房治理等民生工程的重视并出台精细化支持政策,宜居街区项目中搭建的多方议事公共平台,市、区和街道三级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在一些项目中的协调作用,一些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在促进居民参与小区治理方面的示范作用,一些优秀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上下衔接作用,尽管规模很小,但仍然非常难得的产权人自组织完成历时八年的危房翻建,等等。
社区更新中,规划设计行业是与其相关的社会网络中的主体之一。从很多实践来看,规划设计行业的作用比较尴尬。很多项目要立见成效,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好比在社区做“装修”,规划师却不会画施工图。规划设计行业的作用,恰恰不在于这种直接的短期见效,而在于以更广阔的视野助力社区发展。规划设计具有其他主体不具备的专业能力,即:打通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衔接壁垒,为社区提供城市资源支持、构建体系化的社区资产、积极拓展社会资本、提升社区韧性,从而调和各方利益,促进社区乃至更广阔的城市社会空间健康发展。
规划管理部门应完善城市更新法规中有关社区更新的针对性条款,不同城市根据各自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更新程序,规范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的规划编制或项目审批,加强对自下而上发起且符合程序的社区更新的及时响应。政府在资源链接上拥有先天优势,具有良好支持性的规划管理,对拓展社区更新的社会资本网络极其有效。
社区更新如果涉及面较广、范围较大、影响较深、利益主体较多、周期较长,社区更新规划就成为必须的管理和项目审批依据。社区更新规划强调物质空间要素和非物质空间要素、空间提升和更新机制之间的互动互促,帮助社区构建体系化的社区资产;社区更新还特别关注过程中的和谐稳定,需要专门制定合适的分期项目计划及关联的支持性政策,这就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规划方法。
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更新中,探索以产权地块和历史空间形态为基础的更新单元规划,产生了适合该地区的协商单元,有效避免了以往粗放式开发对尺度肌理的破坏。
我国疫情防控中的社区应对能力良莠不齐,凸显出社区韧性的不平衡。在物质空间韧性方面,可通过社区参与议事平台发现短板,制定相应的项目库和行动计划,保障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提高社区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冗余度和灵活适应性。然而,如果没有社会韧性的支持,物质空间韧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社区更新实践,则是很好地锤炼社区社会韧性的机会。社区更新项目中的议事和参与机制有助于增进社会信任、加强社会凝聚力,项目完成后仍可持续发挥作用。
社区更新涉及大量专业性知识,而常态微更新成本远远低于问题严重时大规模更新成本。具有规划意识的城市设计,也是规划师们可以为社区更新贡献的点。比如,需要历史文化保护的社区,应让社区居民乃至公众认识历史保护的基本要求;一个走向老龄化的社区,需要知道如何在日常运营中逐渐适老化。各地规划设计工作者可以编制适应地情的各类社区更新导则,为社区日常的更新实践提供专业支持。
东南大学社区更新教学团队在以南京工人新村为基地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居委会面对即将开展的小区整治工作感到迷茫。教学团队决定为有责任心的居委会出一份力。在对工人新村空间发展演变的研究基础上,抓住工人新村公共空间小、微、散、多且具有建国后统建型工人住区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了工人新村公共空间更新要素导则,通过赋能居委会促进社区持续有效地更新。
“社区更新”和“住区更新”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比后者更关注人,更重视物质空间更新与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互促互进。基于善治,社区更新才不会以项目完成而结束,项目中形成的治理机制、锤炼的治理能力,使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组织和机构都获得成长。规划设计行业以让城乡更美好为己任,可以为社区更新实践提供更充分的专业支持。愿每个社区都常住常新,成为每个人爱护之并贡献之的美好家园。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理论研究 基于空间治理的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嘉西村社区为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苹果订购9000多万片A18芯片,结果iPhone16刚开卖,服务器宕机了
这家顶级设计院2024录用226人,武汉大学占比18%,博士研究生65人
为什么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像变了个人? 10岁前,家长做不到这3件事,孩子的叛逆期会来得更凶猛
坐车不怕看手机!苹果iOS 18正式版发布:iPhone新增防晕车功能
iPhone 16出厂预装!苹果iOS 18正式版推送:24款老机型能升
华为路由 BE7 亮相:双 2.5GE 网口、6500Mbps 速率,标价 5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