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类型的转变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但真正实现必须通过出生率下降来完成,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下降;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加上节育措施逐渐普及,出生率下降;导致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
4.现代型人口出生率低的原因: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①儿童衣食教育等花费多;②人们晚婚晚育甚至不愿生育。
5.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多数属于过渡型,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①人均资源不足,②就业困难,③经济和生活水平下降。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主要特点是:①人口增长缓慢,②人口老龄化严重;影响是:①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②生产资料过剩;解决的措施是:①改变生活观念,鼓励人口生育,②接受移民。从全球看,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过渡型阶段。
6.我国的人口政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关系——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
7.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一是由于人的自然增长,二是由于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引起。从全球范围看,仅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8.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指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
9.环境因素中对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②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10.一些地方性疾病往往与当地气候、水土因素有关,如我国北方的克山病由于缺硒,氟骨病由于多氟,大脖子病由于缺碘,等等。
11.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如下几大因素影响: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④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其中资源是首要(直接的制约)因素,其他因素往往通过它产生影响。
12.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双重性质。由于其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
13.一般认为,世界人口的最大容量是110亿左右,合理容量是60亿左右;我国人口的最大容量是16亿左右,合理容量是7亿左右。
14.我国可耕地资源的特点是:①人均不足(占世界1/3),②还在继续减少;其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多,直接原因是:①城市发展,交通住房占地多,②水蚀风蚀,沙漠侵吞,③不合理耕作产生次生盐碱化;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②切实保护耕地。
15.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仅为世界的1/4,且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原因: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原因),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③水污染水浪费严重;总的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
17.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而自然环境因素早期曾是决定性因素;后者又包括原生环境因素和次生环境因素。
18.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有突出影响,它包括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它从整体上影响着人口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具体说它直接影响着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效率,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所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19.人口迁移的三大要素:①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②长期性,③居住地的改变。 按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和国内的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四类,其中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这是由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决定的。
20.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异,具体包括:(1)自然环境因素,特别是气候、淡水、土壤、矿产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3)政治因素,主要是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因素。
2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①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对农村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环境。
对迁入地的影响:①开发资源,发展经济;②增加了环境压力,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22.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起始于秦汉时期,最直接的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人口流向主要是两类:一是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内迁,二是北方人南迁,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一般认为,“安史之乱”后,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人口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3.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净迁出的省区:辽宁、山东(鲁)、上海(沪)、四川;大致持平的是:西藏;其余为净迁入的省区。
24.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①流动人口大量增加,②流动日趋合理,自发流动为主;主要方向是: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原因有①农村劳动力过剩,②户口政策放宽,③城乡收入差距大;主要迁出区:四川、广西、江苏、河北;主要迁入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目的:①务工,②经商,③学习、培训、工作分配。
三个迁入区的产生原因:①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②就业机会多,③工资较高。
新疆吸引大量移民的主要优势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③人口密度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带回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1.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其作用表现在:①是区域的管理中心;②是区域的服务中心;③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要集中地。
2.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同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可能发生重叠、交错。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相互间距离也越大。
3.城市的地域形态有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几大类型。城市的布局形式有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类。
4.集中式城市地域形态的优点:①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②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 条带式的优点: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域形态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大,而河流、交通要道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区位,因而也是城市地域形态改变的重要因素。
5.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三种功能分区是各类城市的基本组成。功能区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只是每个功能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
第二次分化是随着工业化和交通的发展,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并有背向发展的状况。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往往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往往与低坡、工业区相联系。
7.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①要有便捷的交通,②要有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区多位于①市中心、②交通干线的两侧、③街道路口处;并且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街道两侧。
8.中心商务区是一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商业活动的集中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
中心商务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它既是商业中心,也是商务活动服务中心);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9.中心商务区水平方向上:最中心区以零售活动为主;周围则是一些商务机构的办公室和小商店。垂直方向上:高层建筑物的低层一般是零售店;高层多为办公室;中间是一般商务活动场所。
10.工业区的形成是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性很强,企业需要相互集聚,获取规模效益。
工业区的区位表现出两个特点: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甚至形成“工业包围城市”的现象;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分布。 工业外移的产生原因:①老工业区布局较乱,②工业规模扩大,③第三产业兴起;根本原因:①城市用地紧张,②环境污染严重;根本目的: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11.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内部各类功能分区的空间组合,有同心圆状、扇状等。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各类活动所付租金的高低,租金高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的远近。
市中心地租最高,其次是市区外围公路交汇处,远离公路的地方地租最低;受与市中心距离远近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分化,其中收入是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也有很大影响,另外还有种族因素形成种族聚居地。
12.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其目的是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的合理规划首先要考虑城市布局形式,其次是功能区的合理布置,最后要综合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努力探求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综合方案。
13.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求:①要有便利的交通;②要合理安排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地的污染;③与居民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④要留有发展余地。
1.文化依据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文化景观中的“文化” 指广义文化。
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较密切,因而变化节奏较快;精神文化受社会环境影响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
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是物质实体本身,而是物质实体反映的人的观念和意识。
2.文化景观是与自然景观相对的概念,是固定在地表的(利用自然物质创造的)人类创造物,按文化类别可分为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两类。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是空间性、时间性。前者表现在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其位置相对固定——是判断文化景观的依据;后者主要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功能随时代而变化——往往反映了该地区文化的变迁。
3.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其功能和形态,特别是农业文化景观;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影响较小,往往是间接影响,且主要影响其功能。
4.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自然环境原貌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因此可以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即指示作用)。
但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并不是决定的,因而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不断降低。
5.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如城市公交站牌分布的疏密往往反映了城市化水平,从数量的变化能看到城市化进程;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出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一些地方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在加强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事物包括物质文化事物(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精神文化事物(如语言、文字、宗教等)。
文化系统由许多简单的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构成。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即文化系统)组成文化体系。
7.文化系统源地是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文化事象源地往往呈点状分布,文化系统源地往往呈面状分布。
8.文化区指文化事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狭义概念仅指某种文化系统覆盖的范围。
其空间特点是:①范围有大有小,②边界有实有虚(政治文化区是实文化区),③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9.文化扩散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是以人为载体把文化事象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扩展扩散中人的移动距离短,新旧文化区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往往导致了文化变异;迁移扩散中人的移动距离长,该文化与迁移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把“原汁原味”的文化带到新的地区,因而新旧文化区具有空间上的不连续性。
传染(接触)扩散:由已接受者不分条件和等级地传给再接受者(不强调地区差异)
刺激扩散:保留了思想实质,摈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必然有地区差异→形式差异)
11.一种文化事象的扩散过程往往包含着多种形式;现代社会文化扩散形式日趋多元化。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介)。
2.旅游需求成为群体需求是指近代旅游,近代旅游的标志是出现了旅行社。现代旅游起始于20C50年代,其产业特征是高度产业化阶段。促使该阶段旅游业以空前速度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交通条件的改善。
3.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④旅游目的的娱乐性——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①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重要途径;③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④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现代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小,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较小,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是综合性行业,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
5.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分为两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前者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四类景观;后者包括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
6.旅游资源中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自然景观,其中核心是地质地貌景观;该类资源除了具有多样性、非凡性、长存性的特点,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主要体现教育性意义的是人文景观,它除了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还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7.旅游资源的价值中,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主要是针对自然景观而言;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经济价值则是共有的。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其中形象美是核心。
8.自然景观的欣赏需要合适的观赏位置:雄伟山峦——远眺;峡谷、洞穴、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观赏点(发挥想象);瀑布——适当距离仰视;江河湖海——登高俯览兼远望;湖沼池塘——低临水面近观;山水组合景观——乘船(筏)游览。
9.我国南方一些高山最宜夏季观赏,原因是: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②兼受避暑之效。风景名山的云海日出最宜雨过天晴时观赏,原因是:①具有朦胧美;②霞光丰富了景观的色彩美。
10.常用的园林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借景。主景是园林景观的精华,配景、借景起衬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而要和谐统一;框景往往以门、窗、洞为景框,具有组合、集中、凝练风景和造型的作用;借景往往是借园外的山峦峰林衬托园内景色。
在丰富园林景观层次的手法中:采用欲藏先露、欲扬先抑的手法,以求山重水复、曲径通幽之境界的是障景法,往往借用假山、屏风、竹林等景物;隔景法则常用墙、廊、篱、堂等物,把园景隔为不同景区,不仅丰富了景观层次,且造成隐约呈现难窥全貌、近在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
11.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是人文景观建造的最高准则,其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往往还通过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则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12.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人体验美的最高境界。
13.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包括:①环境污染;②破坏动植物资源;③破坏背景环境;④破坏文物古迹;⑤冲击正常社会秩序。它会影响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包括:①游览价值;②市场距离;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④地区接待能力;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中游览价值是基础,其余四方面是制约因素。
15.旅游的游览价值不仅体现在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要考虑该地区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市场距离主要指旅游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
旅游市场需求大小,与经济水平正相关,与经济距离负相关,与资源开发价值正相关。
地区接待能力不仅取决于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硬环境)、服务质量(软环境),还取决于景区的环境承载量(与开发程度有关)。从根本上说,与经济水平有关。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常以容人量来衡量。容人量是指在满足游人游览的最低要求——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旅游环境的前提下,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16.一个地区经济水平高,则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市场距离远,交通状况好,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高,因而环境承载量就大。
1.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是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2.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地理大发现揭开序幕;一战后,德国缩小、奥匈崩溃、苏联出现、英法衰败、美日兴起,出现芬兰、波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二战后,德国分裂,欧洲东部很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80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逐步形成“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
地区性冲突:阿以冲突、印巴之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英阿战争、朝鲜战争
地区性冲突的影响因素:①民族宗教矛盾;②领土纠纷;③资源问题;④外来势力干涉。
4.巴以冲突和海湾战争产生原因的异同:同——地理位置都很重要,都有西方国家的插手;异——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原因更主要,而海湾地区跟石油资源的关系最大。
5.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后来有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加入;同时使拉美、非、亚广大地区变成边缘地区。
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进口原料、燃料,输出产品、技术和资金——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技术落后,人均收入低,输出原料、燃料,进口产品、技术和资金——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
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 它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7.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①南北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②发展中国家内部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有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8.世界经济区域化的产生背景:二战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
原因:①有经济利益共同点;②大国为抢占市场份额;③发展中国家为迎接挑战而合作。
9.欧盟的发展过程:荷比卢联盟→欧洲煤钢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25个成员国。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宗旨: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内部空间,加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统一货币;使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均衡持久地发展。
10.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成为与欧盟相抗衡的共同市场。
11.亚太经合组织:性质——松散的非正式集团;目标——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12.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
13.基本实体反映一个国家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其位置优劣、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国家国土面积辽阔,则:①资源丰富;②战略回旋余地大;③便于分散配置工业基地和国防设施。
14.经济力量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要素。
15.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①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②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④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
16.综合国力评价的意义:恰当地评估各国的综合国力,是分析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决策的基础。
方法:对综合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出各国的相对位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