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是两广和珠港澳地区入黔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全县共辖19个乡镇,总人口36.24万,其中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8%,拥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文化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该地区的苗医药、侗医药、瑶族药浴、侗族服饰、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藤编、苗绣、侗绣、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规约习俗以及民间文学珠郎娘美、仰阿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间智慧。从江县是“美丽之困”的典型代表,地处偏远、民族聚居使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风情,但是村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较低,“空心化”和“三留守”现象严重,传统民俗民风逐渐衰落,且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下其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被侵蚀的风险。该项目就是在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语境下,探索如何发挥高校的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民族文化传统浓厚的农村场域,从顶层谋划到落地实践,助推从江县的非遗传承与发展。
江南大学是贵州省从江县定点帮扶单位,在推动从江县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同时,先后将该县上歹村(苗族村落)、独洞村(侗族村落)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领导组织下,来自商学院、设计学院、法学院等多个学院学科领域的资深教授、骨干教师、在读博士生组成从江帮扶跨学科项目组,以从江独洞村、上歹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切入点,从学术研究、基层实践、专业培养等不同层面立体地助力从江县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村教学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动员广大师生从非遗传承、设计创新、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参与到定点帮扶工作中。项目相关帮扶事迹和感人故事在贵州从江大地和江南大学校园广为流传,并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江苏教育报、扬子晚报、潇湘晨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深度追踪报道。项目组责任教授(谢玉梅)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文章入选2020年全国高考试题,引发社会对偏远地区扶贫工作的广泛关注。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指示要求,在江南大学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与统一部署下,参与对口帮扶从江县的跨学科项目组按照“从江所需、学校所能、重点突破、合力攻坚”的原则,不断强化帮扶工作谋划设计、持续推动定点帮扶资源落地,循序渐进地探索出一条多层面、多维度助力从江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道路。
江南大学驻上歹村、独洞村积极发挥江南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科优势,以独特的社会工作方法融入到民族村落,与村民以及村“两委”互动联系、加深信任。依托驻村为学校与从江乡村之间搭建起的桥梁与纽带,江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和设计学专业的师生在不同的项目进展阶段,依托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科研项目等支持逐步深入村落,通过与村民同吃同住、开展焦点小组、入户式问卷、数字化呈现等多种形式,对村落的风土民俗、村寨布局、资源禀赋和村民需求展开深入的、沉浸式调研。
SWOT分析综合考量了独洞村的产业基础、生态优势、区位条件、基层自治基础、文化民俗特点等因素,确立了独洞村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独洞村文化空间突出、文化特征明显、文化要素多元,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寨际关系复杂、村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作为从江的典型少数民族村落,对其非遗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索能够以点带面促进整个从江县从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推进乡村振兴。
由于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涉及到乡村文化、乡村产业、基层治理、村民赋能等多维度的乡村建设问题,因此在战略方向确定后,项目组于2021年11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实践者展开了一场名为“独洞不独——为乡村振兴而设计”的跨学科研讨会暨项目推介会,以期让更多的校内师生和潜在外部资源了解并参与到该项目中。研讨会在线下进行并全程线上直播,吸引了包括高校师生、基层公务员、涉农企业等近200人参加,其中很多参与者逐渐进入该项目的智库团和资源池。
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研讨和研判,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战略方向下制定了如下的设计介入方案,以设计弥合、凝聚多学科的知识和力量:
1.增长性战略(SO战略):设计赋能独洞村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与创新。独洞村有丰富的侗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这既是其内在的乡村价值也可作为其未来乡村产业的基础。发挥设计实践性优势,赋能独洞村的文艺及手工艺能人,依托独洞强大的自组织传统使其独特的民俗、手工艺实现活态传承。
2.多元化战略(ST战略):发挥在地性知识和力量发展深度文旅体验项目。通过发展深度的文旅体验,将独洞村编织进小黄村、黄岗侗寨、肇兴侗寨这一整条侗族旅游线路。区别于其他景点带来的感官上的体验,独洞村在传统民俗、手工艺活态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将非遗转译为情感上的体验。
3.防御性战略(WT战略):通过制度设计吸引社会资本实现非物质文化要素产业化。依托独洞村村内已有的基层自治制度,对田地、林地、特色民居等在村内形成初始定价。通过制度设计将农村整体性的、非标性的要素资源实现可交易性,吸引社会资本、市民下乡,实现城乡融合、形成社会参与。在此基础上,考虑将社会资本和地域性资源深度融合、外来艺术家与本土手工艺能人深度合作,将具有文化元素、文化特征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1.“助推基层治理与村民赋能”模块。驻村依托后方单位江南大学资源及灵山基金会资源,在学校统筹指导下积极对接帮扶资金近200万元,并引导本地建筑人才与外来工匠合作建造了供村民交流的江南亭、供儿童学习娱乐的乡村图书馆,既汇聚了村民的地域性知识、又引进了外来工匠的建造技术。重要的是,借助对这两个项目选址和方案的协商,驻村书记、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投票。在公共事务讨论中,部分村民因土地征用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等事项产生利益冲突,而村“两委”和驻村干部既引导村民依村规民约对公共性事务进行投票表决,也尊重村民用传统“公社性思维”针对内部问题作出及时处理、自我调节。这一过程不仅使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两委”、村民与驻村干部之间产生互动联系、加深信任,再造团结,促进乡村共同体意识的回归,也提升了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提高了村“两委”基层治理能力,并为本地工匠赋能赋权,从而为接下来的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基础。该模块下的乡村图书馆获得全国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2.“本地实现地域文化活态传承”模块。在项目组与村“两委”的协调组织下,积极推进当地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在硬设施方面,协调定向帮扶资金、校友会资源,兴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兴建干栏式建筑的乡村图书馆、侗族戏台式的校园文化舞台,翻新村民议事的鼓楼,以及用侗族传说民俗做墙绘美化乡村,一方面展示了特色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让村民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在软实力方面,开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动员本地歌师、武师等文艺能人将苗歌、苗笛、侗族武术、侗族大歌带入课堂,并作为当地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音乐传习社,以定期举办“苗歌节”“侗歌节”“芦笙舞”的形式传承地域文化;培育非遗传承代言人及网络红人,选取对当地文化感兴趣且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进行引导培育,通过互联网将非遗文化传递出去。这些活动不仅调动起乡土人才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也加深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觉传承。
3.“设计助力地域文化创新发展”模块。一方面,为了更好开展非遗对口帮扶工作,在从江县落地建设实体的“江南大学—从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江南大学—从江非遗文化传承促进中心”,借助实体空间组织开展非遗培训、帮助当地非遗企业研发非遗文创产品以及举办非遗文创展览等。另一方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服装系积极探索以从江各民族纺织非遗项目为题材的设计活动,紧紧围绕“非遗融入当代生活”主题,前后酝酿和设计长达8个月时间,最终完成70多件从江文创产品设计方案,涉及约300件套文创产品的具体设计效果图。学院将这些设计方案无偿捐赠给从江非遗传承人,以便为其产品设计创新提供参考借鉴。同时,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与从江县独洞村建立校地合作,将从江县作为设计学院学生的训练场,引导学生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例如,在“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专业课上,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从江县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现状、困境搬到课堂,引导学生为独洞村做服务设计,并就设计成果与独洞村作项目落地探讨。
4.“商科助力非遗产业化市场化”模块。江南大学商学院以“经业济世、笃学明道”的院训为标准,与从江县独洞村建立校地合作基地,积极探索从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市场化路径,制定优秀非物质文化“走出去”战略。此模块仍在探索和进行中,目前已调研了解到非遗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产业品牌建设落后、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管理经营主体模糊等主要困境。有鉴于此,本项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赋能、非遗活态传承本土化以及非遗传承的设计创新等三个模块的推进至关重要,是此模块得以发展的前提。商科学生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当地非遗传承与发展现状,创新“非遗促增收模式”,通过非遗设计、手工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让当地留守妇女和青年能够灵活就业,将“输血”转变为“造血”,激发内生动力,有效防止返贫。同时,探索通过订单制、订购制、实体店联营、线上销售、KOL直播带货等方式促进项目产出,在多方助力下形成产业链。
1.搭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以小体量公共空间建造为起点,重续乡村文脉价值,营造公共活动空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实现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活化、利用,还可促进历史保护、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此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也为推动乡村社区的人际互动创造了物理基础设施,有助于重塑乡村共同体意识,具有情感、精神和审美价值。
2.促进地域性人才的赋能。通过公共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引导村民对当地人文资源、文化传统进行梳理、再现。在活动的规划和推进中尤其注重村民主体地位,如和村内文艺手工艺能人一起探讨非遗进校园形式、与村民一起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帮助村“两委”设计村民主动表达的村务制度,为以村“两委”为代表的基层组织赋权、为村民和非遗能人赋能。
3.固化校地对接长效机制。从江县在基层治理、产业转型升级、非遗设计创新等方面非常需要向高校借智、借脑、借力,因此江南大学通过建立校地合作基地、举办设计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形式与从江县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从江非遗传承与创新项目组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优势专业的力量汇聚到从江地区。
1.尊重地域性人才及知识。村“两委”是村内源性主体,他们对村集体的资源禀赋、民俗风貌、村民关系、乡土文化等方面更为熟悉,因此要引导他们带领村民实现基层自治;而本土文艺及手工艺能人对本地非遗文化、建造技艺等更为熟悉,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内源性主体是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外源性主体只是承担资源协调、渠道搭建等角色。
2.发挥设计的全局统御能力。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不仅仅涉及乡村文化建设,还与乡村基层治理、乡村产业发展等密切相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要发挥设计统御全局的能力、弥合跨学科的知识积累,在确定好战略方向后,从顶层做好设计规划和项目科学论证,并在落地推进中按照模块化管理,从而有效引导相关领域介入,给予不同学科极大自主权的同时使项目逐级推进。
1.培育非遗传承人和代言人。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本土人才。因此,既要积极帮助当地文艺及手工艺能人进行非遗传承人申报,还要培育当地能够促进非遗输出的互联网代言人,为非遗的市场化创造新的渠道。
2.继续推进模块四的非遗市场化产业化。根据从江实际情况,创新非遗扶贫增收模式,帮助从江县引进潜在的社会资源和资本。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势头迅猛的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帮助从江非物质文化产业实现线.向从江县乃至各地同类型乡村推广项目经验。项目实施2年多来,从江非遗文化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挖掘、非遗文化传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创新、非遗文化产业释放了更大活力与经济效益。项目经验值得在从江县乃至全国各地的同类型乡村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