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入到2023年11月,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纪念日前夕,在中国重要的腹地江西,省会南昌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这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城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综合交通枢纽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10月底,昌景黄高铁全线开始试运行,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是南昌打造高铁枢纽的重要一笔。这条起于江西南昌、经过景德镇抵达安徽省黄山的高铁,还将继续向东延伸, 直抵江苏省会南京。
至此,昌景黄高铁将和已经开通运营的沪昆、昌赣深等高铁一起织起一张高铁网络,直通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长沙、武汉、昆明等城市,核心就是南昌。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只有高铁还不够,南昌的公路、民航、水运等建设也正在全面加强。
11月15日下午,南昌复兴大桥工地,施工队伍正在拆除拱桥上的锚箱,桥面的混凝土铺装已接近尾声。
“按照计划,复兴大桥将于年底实现主线贯通,春节前具备通车条件,明年五一前将完成竣工任务”,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九龙湖过江大桥项目技术部长李孟新向澎湃新闻()表示,自2021年8月开建起,复兴大桥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按照目前进度,能提前3个月竣工。
届时,这座线公里的大桥将会伫立于赣江水道,是南昌第八座跨赣江通道,也是南昌“十桥同架”规划中最早建成的跨江大桥。
行走在赣江南昌段两岸,一座座过江通道项目建设正酣。在复兴大桥上游3公里处的洪州大桥,预计2024年9月竣工,衔接南昌外环高速和昌栗高速,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快速通道。
这一座座过江通道,加快了南昌打造“一江两岸”城市格局的步伐,也是南昌深入贯彻落实习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发挥省会引领功能,加快推进“一枢纽四中心”战略的具象化推进。
“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是我们南昌未来一个时期实施‘省会引领’战略非常重要的方面。”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曾公开指出,“一枢纽”就是要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要在高铁、高速公路、航运、机场,包括市域的重要国省道以及管道运输等等方面“全面的发力”。
历史上,南昌曾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描写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在历史的水运时代,江西得益于发达的赣江水系,作为华东、华南、华中三大区域的交汇点,其“粤户闽庭”的优势尽显无遗。自唐宋以来,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崛起,交通枢纽地位日益突出的江西,一度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腹地。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大交通是推动大发展的关键,还要靠‘车头带’,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向澎湃新闻表示,相较于周边省会城市如武汉、长沙而言,南昌目前的交通枢纽位置的确不占据优势,但其想要重塑区位优势的决心显而易见。
2021年,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强省会”战略,要把南昌打造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简称“一枢纽四中心”)。
11月16日,高德地图2023年第三季度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发布,南昌市以68.34%的交通健康指数,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从2020年率先打响全国取消限号“第一枪”,到成为全国首个从“限行”到“不限行”、但交通拥堵指数“不升反降”的城市,这背后,南昌做对了什么?
“更高的管理水平在发挥关键作用外,更密集的城市道路网络也在作为重要支撑。”查伟雄如是说。
2012年,《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发布,提出南昌市将建设“十纵十横”干线路网系统。十余年间,洪都大道快速路、前湖快速路、南外环快速路等一大批骨干道路相继建成通车。2022年,南昌市结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及时启动城市干线路网规划修编工作,在上版“十纵十横”基础上,优化提出了“十纵十横十联”的骨干路网体系,将原544公里的网络加密至730公里。
“目前已建和在建干线%,路网骨架已初步形成。”南昌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长春表示,这为“南昌不限号、交通更畅通”提供了有力的道路交通网支持。
城市轨交通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自南昌市启动地铁建设以来,第一轮城市轨道交通主体线号线年底建成通车。
此外,南昌市已编制完成《南昌市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线)》,并通过市政府批复。此轮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公里,将进一步提升南昌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复兴大桥是南昌顺畅城市内循环的另一缩影。赣江自南向北穿过南昌城区,构成南昌“一江两岸、南北两城,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这也让跨江上班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目前,从莲塘到九龙湖,需要绕过生米大桥,等复兴大桥建成通车之后,原本30分钟的路程将被缩短到只需5分钟。”李孟新如是说。
今年6月,南昌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官宣”:将大力实施“十桥同架”规划建设,预计2027年所涉十座桥梁全部完工。南昌历史上也将第一次出现“十桥同架”的宏伟画面,创南昌市桥梁建设史上之最。
1989年,“千里赣江第一桥”南昌大桥开工,此后两岸融合新通道不断涌现,城市框架不断被拉大,南昌目前已建成的12条主要跨江通道。
跨江的步调越来越频密,“对江”的概念日益淡化之下,带来更深层次的意义。陈长春表示,“十桥同架”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南昌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区域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来说,“十桥同架”组成之一的昌南大桥,在其建成后向塘国际陆港、小蓝经开区、姚湾码头、未来科学城、九望新城等重要板块将连为一体;而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将串联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南矶岛、白鹤小镇等文化旅游资源,形成连片的鄱阳湖湿地文化观光区,将有力支持鄱阳湖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
“未来,南昌交通将达到‘103060’的目标。”陈长春表示,“10”是指10分钟内上骨干道路,“30”是指30分钟内上高速路,“60”是指60分钟都市圈范围内可达。
对内畅通“微循环”,串联起南昌的各个角落;对外连通铁路“大动脉”,城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南昌东站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具体开通日期待国铁集团另行通知。”南昌东站副站长邹娴婧向澎湃新闻介绍,待南昌东站正式开通运营后,南昌将形成以南昌西站、南昌站、南昌东站为主要客站的铁路枢纽布局,进一步缩短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南昌东站是新建昌景黄高铁唯一一座省会级大型高铁车站,也将成为昌景黄高铁与京港高铁交汇处的综合枢纽高铁客站。目前,昌景黄高铁全线也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昌景黄高铁西起南昌,经瓷都景德镇,东至安徽黄山。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结束江西省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省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南昌至黄山的行程也将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与此同时,其将串联起国家5A级景区黄山、瓷都景德镇、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英雄城南昌,形成跨越皖赣两省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昌景黄高铁虽然目前只通到皖南,却是南昌连通长三角的又一条高铁大动脉,也是南昌构建“米”字形高铁枢纽的重要一笔,将从黄山直通南京、合肥两座GDP万亿之城。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南昌市区没有铁路干线经过,只有沪昆铁路从城南约20公里的向塘镇通过。到2014年,南昌迎来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沪昆高铁,这条高铁直接进入南昌市区,建起大型枢纽车站南昌西站,助力南昌进入高铁时代。自此,在江西省内,南昌有了可以连通抚州、鹰潭、上饶、新余、宜春和萍乡等城市的高速铁路;在省外,南昌向东可触达杭州、上海;向西可直达长沙、昆明等地,这对于南昌提升区域影响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沪昆高铁是南昌“米字形高铁枢纽”中的重要“一横”,京港高铁则是重要“一竖”。京港高铁自北向南穿过江西境内的九江、南昌、宜春、吉安和赣州等城市,其在江西段的建设分为昌吉赣高铁和昌九高铁两段进行建设,目前,这“一竖”的南段——昌吉赣高铁已建成通车,从南昌直通深圳、香港,北段“一竖”的昌九高铁正在建设之中。
其中,昌九高铁还是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福银通道(福州—银川)”的重要组成部分。昌九高铁建成通车后,京港高铁大通道将实现北京经合肥、南昌到深圳(香港)的全线贯通。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表示,“昌九高铁将进一步推进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城市联动发展,助力南昌进一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也将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查伟雄进一步表示,昌九高铁的建成十分关键,代表着南昌将紧随武汉、长沙、合肥之后,完成“十字型”主框架的高铁建设,进一步支撑起南昌“米”字形高铁枢纽的成型。
纵览南昌铁路版图,沪昆高铁横贯东西,京港高铁联通南北,东北向昌景黄、西北向常岳昌、东南向昌厦(福)等高铁正在规划或建设中......南昌“米”字型高铁枢纽呼之欲出。
《南昌市“十四五”交通运输专项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南昌将初步形成大南昌都市圈城际交通1小时出行圈,至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及省内区域中心城市2小时出行圈,全国主要城市3至5小时经济圈“三个圈”。
曾经,当周边省份相继开通高速铁路时,江西省境内还没有一条高铁。如今,奋起直追的南昌,打通一条条高铁“大动脉”,让地处中部内陆的南昌从曾经的“四面包围”变为“四面逢源”,大南昌都市圈的辐射带动能级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实现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手牵手”。
江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自隋唐以来,江西的瓷器、茶叶、夏布、蚕丝等商品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如今满载着“江西制造”的中欧班列,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下称“南昌国际陆港”)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曾几何时,没有出海口的南昌,大宗货物必须先运至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出境。转变在2008年到来,这一年,江西省提出“重点推进向塘铁路物流中心建设”。
据洪观新闻报道,作为江南最大的向西货运编组站,京九、沪昆、昌福等干线三条国道穿境而过,沪昆、南昌南绕城高速、福银、昌宁等高速公路可快速连接,江西南部地区70%的货物必须经过向塘进入南昌,并通过向塘发往全国各地——凭借这些,向塘成为江西乃至中部重要的物流节点和货物集散地。
从2017年开行之初的“每月一班”,到如今的数天一班,南昌国际陆港集疏运能力越来越强,“朋友圈”也越扩越大。
据《瞭望》新闻周刊7月24日报道,南昌国际陆港已累计发行外贸班列超4600列、27万多标箱,货值约74亿美元。另据南昌日报报道,南昌国际陆港先后开通南昌至荷兰、俄罗斯、法国、波兰等多趟国际直达班列,并通过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三个边境口岸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助力南昌联通内外的还有水运。王安石曾用“舟船之盛,尽于江西”记录了赣江水运的繁荣。如今,依托赣江千年黄金水道,南昌正加快完善现代化水运基础设施。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建的南昌姚湾综合码头是全国一次性批复泊位最多、岸线最长的内河港口码头,码头吊装的货物品种从开港时的钢卷,增加到如今粮食等各式各样的生产保供原料,众多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外的货物,也通过姚湾综合码头运送到了江西各地。
今年2月,阔别三年之久的南昌至曼谷国际航线正式复航,这也是江西恢复开通的首个国际航班。同月,南昌昌北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一扩建工程总投资252.6亿元,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未来,越来越多人与货将通过南昌国际航空大通道联通世界。
2000多年前,西汉大将灌婴筑城南昌,作为开拓南疆的前沿,取名“南昌”,即为“昌大南疆”之意。今日的大南昌,通过一张内畅外联的交通网,正走出江西,走向更大的世界。